千年宝藏之谜:雷峰塔地宫宝藏

2016-08-07 17:15:20 来源: 作者:

    整个铁函体积庞大,占了雷峰塔地宫2/3的面积,又因为其底部被淤泥掩埋,因此取铁函的工作显得困难重重。考古人员先是小心翼翼地扒开铁函周围的土层,一面用丝织品和纸制品包裹着的铜镜引入眼帘。但外面的包裹物已经残败不堪,这与地洞内进水不无关系。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纸质品上看出上面的印刷图案和一个古人手臂上面的装饰物。对出土文物保护最重要的是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所以文物特别是有机质文物应首先用湿毛巾包裹起来放置到专用的容器内,再送往实验室内进行保存。据推测,铁函中应有铜函,铜函内还会有金棺银椁,里面藏有用小玻璃瓶装着的舍利子。其实,光铁函本身已是相当珍贵的文物了,100多千克的铁函被考古人员小心取出,接下来则是对铁函表面进行除锈工作。至于铁函的开启工作需要在对铁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之后展开,强行打开极有可能会破坏铁函和铁函内藏有的珍宝。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文物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文物

    待考古人员小心取出铁函后,发现在铁函下面竟然垫着约4厘米高的铜币,还有大量的丝织品。这样一来,整个地宫内光铜币就将近上千枚。

    次日凌晨3时多,雷峰塔地宫考古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此次出土的文物悉数送往浙江省博物馆库房内保存。只是铁函尚未打开,所以关于地宫的神秘面纱还未全部解开。

最终未解开之谜

    3月15日,这个神秘的铁函最终在雷峰塔地宫考古队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被打开。开启工作较为顺利,在对口边进行除锈等工序处理之后,铁函底板上的盖子被垂直上提平移到了旁边,里面出现一座四角银色鎏金塔,十分美丽。

    鎏金塔为鎏金银质,塔身高35厘米,底座为边长12.6厘米的方形,塔的四面还刻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浅浮雕。塔身四角有四根山花蕉叶,塔身正中矗立饰有五重相轮。此塔完整度在我国实属罕见,体现了吴越国的最高工艺水平。从其四周的镂空部分可以看到塔内藏有佛螺髻发的金质容器。据相关文献分析,金棺内应该就是吴越王钱俶供奉的佛螺髻发。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文物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文物

    除了鎏金塔外,铁函内还有铜镜、鎏金银盒等6件文物。

    如此狭小的雷峰塔地宫空间内竟挖掘出如此多的珍贵文物:铜镜、铜质如意云纹饰品、青铜莲花座佛像、罗、玉器、玛瑙、琉璃、铁函等近60件珍贵文物,还有近千枚的“开元通宝”古钱币。

    雷峰塔地宫考古挖掘工作虽然结束,但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以及对宗教信仰的尊重,鎏金塔的金棺并未打开。而其中是否藏有佛螺髻发舍利也未取得进一步的证实。不过,新的雷峰塔矗立在了西湖岸边,而那座历经世事沧桑的珍贵鎏金塔也得以展列其中,对着来往游客细说往事。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