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消解大汉族主义而采取的措施,不仅对于大汉族主义问题的解决具有直接意义,而且促进了民族关系的改善、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对于地方民族主义的克服和汉族干部工作作风的改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1.促进了民族问的平等、团结、信任和合作。大汉族主义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据中央政策研究室l951年5月的调查,历史上大汉族主义造成的民族隔阂,是导致湖南乾城地区苗汉两族人民不团结现象的原因之一。建国初期苏联暴露出来的大民族主义问题,促使中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大汉族主义的危害。中国共产党为消解大汉族主义而采取的措施,使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了,情感沟通了,原来有积怨的多数取得和解,原来分割对立的逐渐走向团结合作,本来是团结的则更加亲密了。大汉族主义的消解,从思想上、实践上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信任和合作的真正实现。
大汉族主义源于元朝出征
2.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央为消解大汉族主义而制定的关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产生了实际的效果。建国初期,经济部门和财政部门用公平合理的价格组织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资交流,发放了各种贷款扶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卫生部门派出了大批卫生工作人员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制止或减轻了疫病的流行,并且建立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政策,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就新疆的发展来说,到l957年,工业总产值比l949年增加65倍多,粮食总产量比l950年增加一倍,牲畜头数比1949年增加70.3%,大中小学比1949年增加近二倍。在新疆的基本建设投资中,中央的投资占75.6%,同时还给新疆调去大量的物资器材,派去大批干部和技术人员。正是在中央的大力支援和汉族干部群众的帮助下,新疆经济和文化事业才有了迅速发展,[email protected]